流行性感冒(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目前防治流感的手段主要包括疫苗預防與藥物治療,而藥物治療仍然是防治流感的重要手段。
常見的抗流感病毒藥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等神經氨酸酶抑制劑,以及血凝素抑制劑阿比多爾和聚合酶抑制劑法匹拉韋等,早期尤其是發病48小時之內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癥和死亡的發生率。
瑪巴洛沙韋是一種 cap 依賴型核酸內切酶抑制劑,通過抑制流感病毒從宿主細胞中奪取宿主 mRNA5’端的cap 結構用于自身mRNA 轉錄,使病毒失去自我復制能力,達到在早期抑制流感病毒自我繁殖的效果,因此阻斷流感的速度比奧司他韋更快。是近20年來首個具有創新作用機制的抗流感藥物,對甲型和乙型流行性感冒均有效。
而瑪巴洛沙韋雜質主要來源于合成副反應,中國食品藥品堅定研究所參與的對于“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瑪巴洛沙韋原料藥中3種立體異構體含量”研究中指出,在瑪巴洛沙韋合成構建雙手性中心的合成過程中會生產1個對映異構體和2個非對映異構體。含有不同立體異構體的手性藥物在藥代動力學、藥效動力學及毒理學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且可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影響療效與安全性。另外,瑪巴洛沙韋的對映異構體及非對映異構體存在于原料藥中,直接影響藥物質量。
該研究研究建立了基于反相洗脫原理的色譜分析方法對瑪巴洛沙韋中不同的立體異構體含量進行檢測,確認3個立體異構體雜質均屬于工藝雜質而非降解雜質。在國外藥典均未收錄瑪巴洛沙韋原料藥質量標準前提下,通過瑪巴洛沙韋原料藥穩定性試驗期間的樣品測定結果和原研制劑的測定結果,將立體異構體雜質限度定為0.1%。